儲蓄保險
增值財富
完善的醫療保障助您應付突如其來的沉重開支
醫療費用不斷攀升,2017年藥物及醫療服務物價指數的累計升幅分別高達38.6%及35.1%1,高於整體消費物價增幅2。香港醫療保險體系中,人口老化問題令公共醫療設施長期供不應求,私營醫療設施的需求隨之大增,以致市民的醫療負擔亦日益沉重。
香港醫療保險雖然涵蓋多個範疇,但現時仍有超過48%市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障3;即使已擁有公司醫療保障,一般亦只能覆蓋私家醫院的住院醫療及手術約50%至73%之相關款項4 ,市民仍需獨力承擔餘下的醫療開支,可見團體醫療計劃的保障不足。令人擔心的是,有關保障更會於離職及退休時終止。
先進的醫療技術如微創手術、癌病的新藥治療等,有助為病情帶來新轉機,然而新技術往往收費較昂貴。
由2007年至2017年1月,醫療服務物價指數的累計升幅為35.1%,藥物物價指數的累計升幅更達38.6%。醫療費用持續攀升,一旦不幸患病,治療費用將難以預料,隨時影響家人生活。
醫療通脹持續且升幅驚人,加上醫療技術發展,在可見將來,醫療通脹將繼續加劇。
公共醫療設施長期供不應求,再加上人口老化,床位極為不足的問題只會日趨嚴重,令公營醫院輪候時間更加冗長。
縱使私家醫院病床費用不斷攀升,市民對私營醫療設施需求被迫大增,令市民在醫療費用的負擔日益沉重。
公司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障不足以應付醫療費用,並於離職及退休時終止。
預期到了2064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佔總人口33%5。香港人口老化和人口上升問題,令公共醫療設施供不應求,私營醫療設施的需求大增,以致私營醫療設施費用日漸增加。
以2007年消費物價指數計算,2016年的醫療服務物價指數及藥物物價指數累計升幅高於整體消費物價的升幅 2。
日新月異的醫療技術如微創手術、癌病的新藥治療等,費用高昂,如為期3年治療肺癌的療程便需約100萬港元6。
醫療保險賠償的住院及手術個案中,88%受保人是在私家醫院接受治療7。相較公共醫療服務,私家醫院輪候時候較短,服務質素更高,然而費用亦較為高昂。
健康就是財富,無論您身處哪個人生階段,我們將沿途守護您與家人的健康,讓您無須為額外的財政負擔而憂心。
超過48%市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障3。
在擁有醫療保障的市民當中,有40%人士只擁有由公司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障,而沒有額外購買個人醫療保障。
恆常運動、均衡飲食及充足睡眠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定期驗身有助及早發現潛在問題,病向淺中醫。
及早安排完善的醫療保障,讓您的康復過程安心愜意。
全球通行的保障計劃能確保您在離港期間,亦可享有優質醫療服務。
以上資料只作一般參考用途,並不構成及不應被視作取代財務策劃顧問有關購買保單的專業意見。您的財務策劃顧問將根據您個人需要分析的結果(包括負擔能力及合適性等)而作出建議。如欲瞭解詳細的分析和建議,請與我們或您的財務策劃顧問聯絡。
資料來源
1 香港政府統計處消費物價指數組2017年2月公佈之消費物價指數,以2007年消費物價指數計算。
2 香港政府統計處消費物價指數組2017年2月公佈之消費物價指數。
3 香港政府統計署《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8 號報告書》2015年10月公佈。
4 香港保險業聯會《2015年醫療索償數據調查》。
5 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統計月刊《香港人口推算 2015 – 2064》2015年9月公佈。
6 仁安醫院收費表及媒體報導。按一般正常患病情況,以3年為治療期所推算出的治療費用。以上癌症假設使用手術、放射或化學療法及標靶治療。
7 香港保險業聯會《2015對「自願醫保計劃」意向文件的立場書》及2015年友邦保險內部數字,以受保人數計算。
上述資料由友邦委託捷孚凱香港市場研究公司(GfK)進行有關本港醫療開支之調查(資料搜集日期:2017年8月)。上述經外部來源搜集之資料以一般情況作為基礎及僅供參考,詳情請參閱有關數據及資料搜集聲明。
有關數據及資料搜集聲明
此網頁是友邦經搜集內外數據及資料設計及製作而成,僅作提供資料及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保險產品之邀請、建議或要約。於準備及/或更新此網頁時,友邦將盡力確保資料內容準確、完整及為最新的資訊,但不會就資料來源的準確性、完整性及適時性或因而引致的任何索償及/或損失負上責任及作出任何擔保或保證。此網頁所提的任何意見或所載的任何資訊均是以一般情況作為基礎,讀者不應將之視作建議。友邦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此網頁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就此網頁之主題作出任何決定前,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如醫生、營養師、理財顧問或律師等)尋求獨立意見。友邦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此網頁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